蔚来李斌“舌战”北汽徐和谊:英雄相惜 所见略同

2017-08-22 15:15:13 来源:厂商供稿 浏览:

文|汽车产经 韩佳、白朝阳

5月5日,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演了一场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对话。一面是产值千亿的国有大型汽车集团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一面是风头正劲的新创造车企业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

徐和谊的一句“我就是不服!”让这场对话立刻燃爆现场。这句话也代表了大多数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的心声,“李斌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李斌则针锋相对,“传统车企和新兴车企最大的区别是企业的DNA不一样。一个是2B的DNA,一个是2C的DNA,这方面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李斌和蔚来汽车的高层坚持每天在展台上为用户做直接的讲解,从媒体日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天。李斌说,“凡是服务用户的事情,坚决要自己干。”

尽管企业的DNA不同,但通过这场对话我们发现,李斌和徐和谊之间,有很多想法和理念,乃至行动,都极为相似。我们猜想,如果双方走到一起,可能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李斌把用户体验和服务看作是蔚来汽车有可能突围成功的机会。而徐和谊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北汽集团的转型思路,就是要摆脱整车制造商的传统模式,向未来移动出行服务模式转型。

徐和谊认为,“未来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业务将会成为新的价值增长点。”这与李斌提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更注重产品+服务的全程体验”不谋而合。

对于新能源汽车,徐和谊认为,新能源汽车中的三电最重要,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李斌也持相同观点,并投资30亿元打造蔚来自己的“三电工厂”,这个工厂将年产28万台(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电机及电控系统。

李斌的蔚来汽车希望通过换电技术,让普通用户在使用电动车的时候,比使用燃油车去加油站加油更为方便,“不然对用户而言就是一种惩罚”。而徐和谊尽管不看好私人电动车的换电市场,但是北汽积极在出租车领域推行换电模式。

李斌在武汉创立了首期规模在100亿元的长江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关联产业链创新企业的投资。

徐和谊也没闲着,北汽集团旗下北汽产投、北汽新能源携手众行业合作伙伴联合成立了“安鹏·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规模也是100亿元。徐和谊同样表示,这个基金不只用于北汽,对全产业链开放。

更有意思的是,三年前,徐和谊第一个主动提出,愿意为互联网造车企业做代工。这种开放的心态和想法在当时,乃至现在来看,都是难能可贵的。

而李斌的蔚来汽车,是目前唯一一个实现了与传统车企在制造上深度合作的新创造车企业。而且,合作伙伴已经扩展到两家。李斌也呼吁,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历史机遇期,需要的是中国汽车产业以更加开放合作的心态去共同把握。

同时,李斌认为,未来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国外品牌在中国是没机会的。他认为,智能电动汽车需要更加本地化的服务、本地化的基础设施和本地化的数据服务,而这些国外企业不可能比本地企业更快。

作为中国汽车界,心态最开放,思维最活跃的两位汽车领袖,打造一个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品牌是徐和谊和李斌共同的梦想,如果双方没走到一起,感觉有点遗憾。


以下为现场精彩对话:


怎么看新势力造车这件事?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两股力量会呈现怎么样的竞争格局?

李斌:有一些技术趋势,我觉得大家已经达成共识,比如说电动化、智能化、自动驾驶等趋势应该没有异议,问题是如何引领,什么时候去实现,还有争议。

从蔚来汽车的角度来讲,除了引领这个行业,也希望加强和用户的沟通。比如说,上海车展期间,用户只有扫码关注我们,才能进到我们的展台。我们的想法就是,与其把时间花在那些不愿意相信你的人身上,不如把时间放在那些愿意相信你的人身上。

徐和谊:老牌国企和一个新兴的企业一起聊这个话题挺有意思,我从传统汽车企业的角度看,我就是不服!我看李斌就是不服!李斌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但是,我也羡慕,羡慕他的体制。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下一步,国内传统汽车行业必须加快加大国企的改革步伐,从发展角度、竞争角度,必须改革。

未来谁取代谁,新车企走什么样的路?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路和路是有区别的。我认为,全世界只有中国能做到一件事:就是传统车企和新生力量深入融合、发挥各自优势,结合起来。这条路可能全球谁也做不到,但中国可以,强强联合。中国很可能借此缩短从大到强的汽车路线。

这次上海车展,很多外资企业都派了他们的研发团队深入地研究和分析自主品牌的进步。我从不同渠道得到的消息是,他们非常震惊,完全出乎他们的预判。

蔚来汽车董事长、创始人 李斌


新兴车企的优势在哪里,徐总说不服,你们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到的?

李斌:用户永远会为好的产品买单,但以后,产品好、车好只是一个基本条件,但是还不够,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前一阵,我的奔驰车坏在路上,我还要找人去解决,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原来汽车企业的重心在研发和制造上,但直接服务用户的环节是不够的,其实是一个2B的公司。一个2B的公司的DNA和一个2C的公司的DNA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这些新企业的挑战在于把车做好,我们的机会在于服务,我们在这方面的创新的机会很多。所以,现在我们有个说法,凡是服务用户的事,坚决不让别人干。

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我和秦力洪8天一直在展台亲自,不对,不能用“亲自”这个词,应该说是“直接”服务我们的潜在用户。关于我们造车能否把车造好,这方面的质疑已经越来越少,我们希望将来,我们在用户端能多一份体验和服务。前几天大家都在传我们在长安街建体验中心的事情,蔚来的体验中心其实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徐和谊:我觉得自主品牌最难最难的是做品牌,特别是国有企业背景下做品牌是最难的。大家都知道,建立、培育一个品牌,没有多少年的漫长的过程是培育不出来的。怎么培育品牌,我们是通过引进人才、学习先进企业的做法,包括借鉴造车新势力的做法,但是,国企背景下做品牌,随着领导人的变更,前些年付出的心血和投入很可能就废了,我说得极端了一点。中国品牌在其他领域多少都是昙花一现,汽车也不会例外。

还有,你比如说蔚来在长安街建体验中心,用当下时兴的词叫“烧钱”,国有企业敢烧钱吗?你烧一烧试试。

李斌:确实,自主品牌这两年,民企比地方国企好,地方国企比央企好。这是比较深刻的,汽车是完全市场化竞争的领域,这方面,如果没有机制保障,真的是很难的。

蔚来汽车为了能赢得时间,其实是白花了很多钱,我估计在30%,但是有些试错是必须的。因为如果不试错,要承担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可能会更大。这方面,国有企业可能就比较难做。不光是大国企,甚至包括大的跨国大车企,他们本身也有很多这样的束缚。这就是新公司的机会。当然,大部分的新公司都是要死掉的,但是总有一些公司因为在不停的试错中找准出路,最终活了下来。

徐和谊:这些年,我们做合资合作确实从合作伙伴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太多太多了,这也是我们自主品牌要走的一段路。另外一点,我觉得做品牌,我们还是要把基础性工作先做好,品质是基础。没有品质的东西谈品牌是空中阁楼,也是昙花一现的东西。我们要想打造一个经久不衰的品牌,整个管理团队在观念上、技能上、认知上、思维上还有很大差距。这里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斌:我做蔚来汽车更多不是看到风口,而是看到与用户交流上有新的机会。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社交发展趋势看,与用户的关系会让汽车发生深度变化,未来,体验和服务会变得更加重要。

北汽集团董事长 徐和谊


新老车企合作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各自企业的边界是什么?

徐和谊:这里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说苹果。苹果不涉足制造,这是它的边际。对我们这些汽车制造企业,面临这轮智能化、网联化的变革,我们的边界在哪里?说的宏观一点,就是要协同创新。一定要借助互联网,借助各种资源为我所用,大家形成一个闭环的生态圈。不要试图单干,不可能的事。目前,我们北汽跟国内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尝试了合作,这也是国内企业的优势,很可能这轮竞争,预计十三五末肯定会出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再给我们2年到3年。

对于北汽来说,新能源我们说的多一些,“三电”这就是我们的核心,是我们的边界。我们必须把“三电”握在手中,特别是“三电”当中的电控。电池成组要自己做,单体千万不要做。

至于充电还是换电,这是一个争论了好多年的话题。北汽针对出租车、物流车,我们一下步的解决方案是充电、换电两种模式,以换电为主。私家车换电比较难,电动车的电池也是私人财产,私人很难接受换电模式,这个我们认真调研过,我们选择了充电这条路。

李斌:大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做融合共赢的几率是非常大的,这跟传统燃油车情况不太一样。我们三电也是自己做的。智能电动汽车很多东西不是一家能干出来的,比如电池,比如自动驾驶的一些传感器,比如一些新材料。在制造方面我们也跟其他企业合作,比如说江淮,我们很尊重制造这件事的专业性。我这句话说的有点绝对,在智能电动车这方面,国外的企业在中国是没戏的,这就好比当年的ebay之于阿里,亚马逊之于京东,这并不是政府不欢迎,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在对市场的响应上,没法和本土车企相比。尤其是智能汽车,需要本地化的服务、本地化的基础设施和本地化的数据。


蔚来与江淮的合作,李斌说不是代工,为什么?蔚来还会申请生产资质吗?

李斌:有人说,蔚来和江淮的合作是“代工”,其实不是。昨天,我刚去南京的试制线看了,我们看到,蔚来的同事和江淮的同事一起并肩作战,双方一起做一起奋斗。我们的南京工厂投入十几个亿,包括合肥工厂也是跟江淮双方深入合作的,这不是简单的代工。

当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还是个长远的战略,我们也在积极的准备,但目前我们有合作对象,所以这件事并不急迫,我们在非常审慎地积极地跟国家在申请。

喜欢我们 请联系我们 >>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中奥车网
热门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排行